“生命与环境”论坛第二十九期

正文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发布日期:2024-06-26 9:28:13

  报告题目:面向临床的分子成像新探针与新技术

  报告人:张晓兵,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下午2:30–4:30pm

  报告地点:生科院28幢310楼会议室

  报告摘要:

  基于分子探针的光学成像技术因响应速度快、对样本损伤小、可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已成为医学检测、临床手术导航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强有力研究工具。然而,传统光学探针由于信号易扩散、响应特异性有限以及样本背景干扰信号大等问题,难以实现临床病理环境中靶标的精准成像。针对这些关键科学问题,本课题组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1)为了实现细胞和活体内靶标分子的原位精确测量,本课题组基于氢键驱动小分子探针有序组装机制,开发了系列新型原位成像分子探针,建立了小分子探针荧光原位成像分析新方法;2)为了降低临床样本的背景信号干扰并增强传统光学探针的组织成像深度,本课题组基于富电子蒽衍生物开发新型高亮度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展有机长余辉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精准成像分析方法,首次实现清醒、自由活动动物的长余辉成像;3)为了实现了复杂病理样本中生化信息的高特异性获取,本课题组基于荧光成像探针“构-效”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提出分子结构调控开发高选择性荧光探针的策略,发展高选择性生物成像分析新方法,成功实现临床疾病样本的精准分型。

  报告人简介:

  张晓兵,湖南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化学会会士。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爱思唯尔2017-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2010年至今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项目10余项,发表通讯作者SCI源刊论文200余篇,包括Nat Biomed Eng,Nature photon, PNAS,JACS,Angew Chem等30多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