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 Time学术活动系列邀请报告(258)

正文来源:理学院    发布日期:2025-09-16 9:21:28

  报告题目:放射性核素高效萃取分离材料的全国产化研制与产业化应用

  报告人:晏敏皓(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绵阳)科技城新区特种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时间:9月18日(星期四) 14:30-15:30

  地点:理学院1-401

  报告内容:

  为应对核工业、核电及核医疗领域对放射性核素分离树脂(萃淋树脂)日益增长的需求,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并快速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本团队成功实现了萃淋树脂的全国产化制备与工业化供应。

  核心优势与突破:

  通过创新大孔径树脂合成工艺,将萃取剂负载量显著提升至 40%以上,确保在高酸、高辐照等极端工况下对目标核素的高效捕获与稳定分离。

  核工业应用:国产树脂对超铀核素及α核素的拦截率与吸附容量超越进口同类产品 20%以上。铀回收:在复杂氢氟酸体系中实现铀的高选择性分离。医用核素(锶 89):成功打破进口垄断,在提供更高吸附容量与更好选择性的前提下,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 1/3 以下。

  广泛应用与验证:

  历经近十年研发,已构建涵盖源项分析、树脂选型、设备集成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场景:乏燃料后处理、核废液降级减容、医用同位素国产化制备。产业化成果:服务多家涉核单位,形成了覆盖核工业、核环保、核医疗的完整产业链。

  持续研发与未来方向:

  正加速推进 223Ra/212Pb 等α核素专用萃取分离树脂的研发,为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报告人简介:

  晏敏皓,男,汉族,1979 年 3月出生于四川绵阳,中国共产党党员。获法国国家硕士、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丹尼狄德罗大学)博士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原高级研究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修复材料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绵阳)科技城新区特种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联邦科技与高等教育部“教育功绩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天府英才卡”A 卡,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千英百团·军民融合高层次创新人才”。“含盐废水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学术负责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小角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环境放射化学分会理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以及 Applied Clay Science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获授权专利 20余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以及相关领域重点横向项目累计 20 余项,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与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背景下的前沿基础研究、无铅柔性电离辐射防护材料与装备的国产化替代与产业化落地,放射性核素高效萃取分离技术与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与产业化落地。


上一篇:下一篇: